杏子是新疆瓜果歌舞之乡的报春花!
杏花开时,新疆 美。杏子熟时,新疆 甜!
先说杏花,古诗:满园春色关不住,红杏一枝出墙来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红杏枝头春意闹……你看了新疆的杏花,立刻会感到古诗中的杏花美则美矣,但失之纤巧,逊于野趣。新疆天山的杏花大气,野趣,坦荡,如火燃烧,如霓喷发。
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,光照充足,杏花开得 早。千年古村吐峪沟,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农舍掩映在盛开的杏花中,朴实与艳丽,古朴与新颖,静默与灵动,黄色的砖与灼灼的火,完美组合成一副大写意的西域春色图。托克逊每年的杏花节吸引乌鲁木齐万人游,更有美食特色小吃,小城人气火爆一时。伊犁杏花开得较晚,要到四月下旬。有爱好摄影的朋友说,全国 美的杏花在伊犁吐尔根乡,杏花盛开时,不论你懂不懂摄影,会不会欣赏,只要你按下快门就是一副精美绝伦的油画。我去过那里,终生难忘那里的杏花美景。山谷的早晨气候湿润,杏花的红色是在春天的露水中浸泡过的,那么酥润,那么剔透。山脊缓缓地牵着杏花如彩绸飘舞,松树野草皆青黛色,毡房的炊烟袅袅漫开,杏花或散或聚,或远或近,或断或续,或烟或燃,如梦似幻,如火似云。此景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近年乌鲁木齐开通赴伊犁的杏花旅游专列,游客火爆。
本文来自非常美文网
杏子还没有成熟,人们已经急不可待了。奇台,巴里坤等地特色小吃,青杏子羊肉汤揪面片子。别说吃,光听这名字就令人惊呼,天下美食一绝!
再按成熟先后品尝杏子吧,北疆杏子比南疆成熟晚,南疆早熟杏子 有名是库车小白杏,产地在阳霞乡。小白杏形如鸽卵,色如脂玉,皮薄汁浓,甘甜可口。接着成熟的是轮台大红杏小红杏,色泽艳红,果香绵长。尤其难得优点耐储运,七八成熟装箱,到乌鲁木齐市场就熟透了,很受欢迎。阿克苏的杏子七月初成熟,一上市就轰轰烈烈,路边铺开。这里杏子老品种李光杏、大黄杏,就已经很有名气了,而近年新疆兵团乌什垦区3万多亩新品种野山杏,大有取而代之之势。野山杏原产伊犁,俗称,吊干杏。意为,挂在树上自然晾干的杏子。从伊犁跨越天山在乌什栽培,杏子变大,变得更甜了。去年,我在乌什杏园里,果农随意拉下一树枝,摘了一兜杏子,我吃得满口蜜汁,问:“多少钱一公斤?”回答:“你随便尝,不卖。订了合同,商家包销了。”
本文来自非常美文网
我 钟情南疆的杏子,因为杏子是一年中 早上市的鲜果,是瓜果市场的报春花。麦子收完早熟的杏子就上市了。诗曰:割麦日当午,汗滴脚下土。喜盼杏子熟,丰收多幸福。这时节,农村的喜庆事:新麦馕和新鲜杏,走亲访友,必不可少。
我在喀什
生活
多年, 难忘杏子熟时,街头巷口,一辆辆四轮平板车铺开一座座小杏山。那鲜亮、那浓香,挠得人心里痒痒的馋馋的。巴扎(市场)上,一筐筐杏子金光灿灿,圆润油亮,顾客头对头扎成团儿,只顾往兜里捡。一位卖杏子的维吾尔族老人说,早熟的杏子有两种,一种叫小油杏,一种叫小毛杏。油杏色润如玉,酸甜可口,形如荔枝;毛杏色黄泛青,酸中带甜,皮有细绒毛。老人说,今年杏子是大年,他的油杏已上了飞机了。
我少年时特别喜欢吃杏子,几个小伙伴到维吾尔人果园里,说好,五毛钱蹬一脚。这棵树尝一颗,那棵树尝一颗,一颗比一颗甜。 后,有人提议大家躺在树下,张开嘴,蹬一脚看谁运气好。于是,大家躺了下来,用力蹬一脚,熟透了的鸡蛋大的杏子落下来,果然有落在嘴里的。大家哈哈大笑,有的脸上脖子上糊了一团团甜浓汁。维吾尔老人满脸皱纹笑成核桃壳说:“汉族巴郎太调皮了。”
那时,老喀什人提着一兜杏子深情怀念往事,三四十年前,你往筐子边一蹲,吃个饱,丢2角钱扬长而去;到果园里说好给5角钱,使劲蹬一脚落地杏子全归你。那个偏僻孤立的绿洲经济时代,一去不复返了。
新疆人偏爱杏子,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杏子,城里人不仅爱吃杏而且把杏视为吉祥物。经过一冬一春的干渴,人人盼着水果的滋润。红杏登市,雄鸡唱晓,沉寂的水果市场苏醒了,热闹了。杏子一直要红火两个多月,山里的杏子到八月才成熟,直到桃梨葡萄苹果上市。今年杏子上市正逢古尔邦节来临,一筐杏子一堆热闹,谁都想尝个新鲜讨个吉利。农村的维吾尔族青年婚礼上,人们把杏仁插在沙棘枝头,插在新娘家的大门上。前来祝贺的小伙子们抢着吃,既热闹又吉祥。来喀什旅游观光的老外们, ,一块馕一堆杏,吃得十分痛快。
杏子 红火是七月盛夏。四五十个品种的杏子使人眼花缭乱,尝不胜尝。古色古香的名字会使你舌尖生津:赛买提杏子、洪达克杏子、白杏、油杏、克孜浪、加纳尼、艾努拉、皮山胡外尼……“黑叶”是杏子家族中的贵族,这种杏大如鸡蛋,色如墨玉,汁浓肉厚,香甜可口。晾晒成杏干,更是身价百倍。还有“托乎提括它”,传说是清朝末年,叶城县一位叫托乎提的人栽培成功的,这种杏子味道格外鲜美,属杏中极品。伽师县出一种“鸡蛋杏”,金黄诱人,轻轻剥皮,浓汁如蜜,杏肉绵软,吃完别忘吃杏仁,香甜滋补。在维吾尔人的地毯、花帽、彩绸裙上,你可以看到杏叶杏花;维吾尔谚语说:“杏子看杏子——逐渐黄熟”,意思是人与人互相影响,走向成熟。
本文来自非常美文网
那年,喀什火车刚开通。我在卧铺车厢对面是一位维吾尔老人,带着一摞香喷喷的油馕和一筐熟透的杏子。我的比较地道的维吾尔语引起他的好感,请我吃油馕杏子。他告诉我儿子在乌鲁木齐大学毕业工作了,几年没回家了。这次火车通了出门方便了,专门给儿子送新麦馕和自己果园的杏子。我开玩笑说,您来回火车多少钱啊!这杏子可就不便宜了。老人的回答使我心头一股热流:“钱是一张纸,可以让人忘了家乡;杏子和馕可以让人记住家乡!”
我去过塔什库尔干高原一个著名的长寿乡,百岁寿星几乎家家都有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新疆社科院组织学者,骑马走了三天到这里调研。到了村口看到一个白胡子老人擦眼泪,引起学者们同情,问为什么哭,答爸爸训斥我了。学者们吃惊地问,你多大岁数,你爸爸多大岁数?答我六十五,爸爸九十多了。学者立刻说到你家去。到了他家一见他爸爸胡子更白更长,就问你儿子这么大岁数了,干嘛还要训斥他惹他伤心呢?答他惹爷爷生气,我就训斥他了。学者们一听惊问他爷爷在哪儿,多大岁数了?答一百二十岁了,在房顶上晒太阳。学者们立刻上了房顶,见了老寿星,惊呼“不可思议”!并立即决定调查从这一家人开始。研究 :这里空气特别新鲜,泉水特别甘甜,没有丝毫污染,而 重要的发现是这里祖祖辈辈吃的“长寿食品”,一条山沟全是杏子,家家屋顶平台晒满杏干。杏干杏仁掺点青稞,用手推石磨磨成粉,再用新鲜牛奶煮成糊糊;祖祖辈辈就吃这个!后来社科院学者把“杏仁青稞粉”拿去科学分析,结论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里面全有!甚至有防癌作用!
内容来自非常美文
新疆旅游